苏州本地宝 > 资讯快递 > 动态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时间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时间
2024-09-12 14:14【我要纠错】

【导语】: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执行时间: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

  政策内容

  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购车价格(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含税价为准,下同)20万元(含)以上的,购车并审核通过后给予 3000元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补贴,并叠加 2000元 苏州旅游购物专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对既符合国家、省级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又符合本市政策的车主,支持 同时申请享受 相关补贴。补贴人数共计20000人,先到先得,满额即止。

  推荐阅读: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实施细则

温馨提示:搜索关注【苏州本地宝】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回复【购车补贴】领取方式、要求、在线申报流程、使用规则等信息。

手机访问 苏州本地宝首页

  • 苏州新能源购车补贴金额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申请指南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申请要求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申请流程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购车补贴汇总(持续更新)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苏州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实施细则

    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在苏州市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企业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营运车辆及公牌不参加),按照相关标准予以补贴。对购车者户籍及是否在苏州市上牌不作限制。

  • 2024江苏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指南(附入口)

    近日,江苏省商务厅正式发布江苏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操作指南如下,让我们一起来看。

  • 江苏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

    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江苏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措施。

  • 2024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日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

    个人消费者于2024年4月24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

  • 2024苏州姑苏区残疾人就业补贴和奖励申报标准

    在规定的时间里(2024年4月1日至5月31日)已参加姑苏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安排残疾人就业职工数占单位总职工数比例达到或超过1.5%的用人单位(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除外)。

  • 2024苏州姑苏区残疾人就业补贴和奖励申报条件

    在规定的时间里(2024年4月1日至5月31日)已参加姑苏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安排残疾人就业职工数占单位总职工数比例达到或超过1.5%的用人单位(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除外)。

  • 热门推荐